带钢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表面缺陷,其中镰刀弯是一种常见的缺陷,它会对后续的冷轧生产造成影响,如跑偏、刮钢等问题。镰刀弯的产生原因包括原料因素、设备因素、自动化控制因素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板坯在轧制时辊系及两侧的受力存在差异和不对称,从而造成轧辊倾斜,板形尺寸精度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带钢出现镰刀弯。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检测带钢表面的镰刀弯缺陷,了解镰刀弯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带钢质量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
实验方法
缺陷检测
我们采用了人工目视检测和频闪光检测法两种传统方法对带钢表面的镰刀弯缺陷进行检测。人工目视检测依赖于检测者的肉眼观察,但由于带钢轧制速度快,人眼难以可靠地捕获缺陷信息。频闪光检测法利用10-30us的脉冲闪光引起视网膜静止反应,起到照相机快门的作用,但这种方法的成本较低,检测的可信度和自动化程度也较低。
缺陷分析
通过对检测到的镰刀弯缺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镰刀弯的产生与原料坯厚在横向上存在差异、驱动侧与操作侧的机架刚度差异较大、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当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导致板坯在轧制时辊系及两侧的受力存在差异和不对称,从而造成轧辊倾斜,板形尺寸精度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带钢出现镰刀弯。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拍摄了一些带钢镰刀弯的图片,如下所示:
讨论
缺陷影响
镰刀弯不仅会影响带钢的外观,还会降低其抗腐蚀性、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等性能。原料钢卷的表面缺陷是造成深加工产品废次品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带钢表面缺陷的检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控制措施
针对镰刀弯缺陷,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加热工艺:确保所有轧件出炉温度均匀,控制对板坯出加热炉应控制其横向和纵向温度在±20℃范围内。
严格控制轧辊:执行定期更换工作辊原则,严谨超负荷或超期限使用工作辊。对磨辊的精度及磨损情况要定期认真检查,正常使用的所用的工作辊都要按修磨技术标准定期维修。
强化对AGC的监控:对AGC油柱的变化情况密切关注。出现操作侧与传动侧之间的油柱差值明显时,须马上通过电动压下分开离合器,对单侧调整后使得两侧油柱保持水平一致。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带钢表面镰刀弯缺陷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带钢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带钢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热轧钢板缺陷–镰刀弯和麻点缺陷原因及措施分析
表面缺陷测试论文下载